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程设置 > 正文

课程设置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9-05-05来源: 浏览:

一、专业类别和代码

专业类:新闻与传播 专业代码:050306T

二、修业年限

四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传媒人才职业素养,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发展和运营规范,掌握基本的文字编辑、图像处理、影视编辑、网页设计技术,具备较强的网络平台开发、新媒体营销与策划能力,具有较好的中、英文基础和应用能力,能胜任传媒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平台策划与设计、网络编辑与管理、传媒产业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

四、培养规格

(一)知识

1.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了解现代传媒领域发展形势,熟悉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

3.熟悉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企业传播、政务传播、电子商务、数字出版等领域的应用理论、运营及管理模式和基本技术,了解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

(二)能力

1.有较好的文字撰稿与编校能力;能较熟练运用电脑排版、图像处理、影视编辑等信息处理技术。

2. 具有较强的网络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具备参与或组织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开发的能力。

3. 具备从事融合新闻业务、数字出版产品研发运营、新媒体传播等工作的综合实践能力;具备综合性的网络编辑、管理、策划等资源开发、加工及创造性思维、策划能力。

4. 具有相关领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自我学习和继续学习能力,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主动拓宽知识领域,适应职业转型提出的挑战。

5. 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通过非专业英语四级及以上等级考试。

6. 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二级乙等及以上普通话水平合格证书。

7. 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初级)。

8.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基本的办公自动化工作能力,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人格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自觉的法制意识、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意识。

五、主干学科

传播学、新闻学

六、核心课程

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网络伦理与法规、传播心理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网页策划与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出版、视听语言

七、专业教学要求

(一)一、二年级

1.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3.了解新媒体行业发展状况,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础知识。

4. 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

5.有较好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出观点正确、逻辑严密、表达得体、语言流畅的各类文体的文章。

6.掌握英语基本的语音规则,发音标准。了解英语语法的基本规则。能听懂英语正常语速的日常会话和英文讲座,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视中的一般性节目。

(二)三、四年级

1.掌握传播心理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受众分析方法解释新媒体传播现象和问题,提高在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工作的实践能力。

2.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伦理法规。

3.基本掌握新媒体策划理论与网络编辑、网页设计技术、图像处理、AI设计、APP开发、影视编辑等技术,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综合信息编辑处理能力。

4.了解视听语言理论,掌握网络视频制作技术,具备新媒体视频设计、编辑、制作能力。

5.掌握新媒体广告、新媒体经营与管理、新媒体营销的基本方法,具备在新媒体领域从事管理、营销、广告等工作的职业能力。

6.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应用能力,掌握网络媒体英语主要词汇,具备一般的英语写作能力。

7.能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理论与操作达到学校规定的考试级别水平。

8.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形成胜任网络与新媒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

9.结合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对四年专业学习进行综合检验,形成初步的社会实践调查、理论证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专业研究能力。

八、毕业学分

本专业学生须修完规定课程和各项实践教学内容,修满165学分,方准予毕业。

九、授予学位

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标准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71128.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