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前沿 共探发展新路径
国际传媒学院高淑清教授参加《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工作会议暨 AI 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
4月11-12日,《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工作会议暨 AI 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成功举办。吉林外国语大学积极响应,特派国际传媒学院高淑清教授参会,深度参与这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盛会,共话行业发展新趋势。

此次研讨会规格颇高,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标准与认证委员会悉心指导,中文联盟、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智慧教育分会联合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汉考国际、柯斯理教育集团提供支持。来自全国72所高校和教育机构近140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 AIGC 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课程建设、《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分级考试体系完善等多个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期间,各方观点精彩纷呈。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回顾了学校多年来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深耕成果,其构建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令人瞩目,同时表达了未来持续深化合作、输送更多优质人才的决心。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着重指出,在数字时代,AI课程开发是拓展中文教育场景的关键所在,完善教师标准体系和强化专业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中国计量大学原校长宋明顺聚焦标准与认证在国际中文中的核心作用,为提升中文教学专业性与国际公信力指明方向。
在技术应用与教学理念分享环节,中国保信集团副总裁丁国声详细介绍了 AI在智能翻译、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应用,强调技术革新不能丢教育初心;柯斯理教育集团总裁 Mark Kemsley 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国际中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循序渐进开展教学。众多高校代表也纷纷分享经验,江西师范大学李海军强调本土教师培养的重要性,浙江外国语学院陶国霞介绍了在拉美地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成果。会议回顾了《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发展历程,详细解析了教师分级考试体系,该体系涵盖多方面考核维度,为评估教师专业能力提供了科学标准。
高淑清教授积极参与研讨交流,此次参会对吉林外国语大学意义深远。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高教授带回的先进 AI 技术应用经验,将为学校国际中文教育课程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助力;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通过深入了解《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分级考试体系,学校能更有计划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领域,高教授与各方建立的联系,将为学校未来开展中外青年文化交流、研学互访等项目搭建桥梁,有助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未来,吉林外国语大学将以此次参会为契机,持续关注国际中文教育前沿动态,积极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